"); //-->
基于模型的控制器研发大多基于V模型的思想。看一眼那个V字的各个节点,似乎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,它只是将研发过程分成了V字的左右两个阶段,左面从上到下的是分解阶段,或称为模块化阶段,右面从下到上的是集成阶段,或称为硬件实现阶段。而V字下面的谷点,是控制逻辑的代码生成。
即使不提V模型,大概研发也会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。为什么还要提V模型呢?它只是个概念,还是有什么指导意义。
如果没有V模型,研发人员会将注意力放在V字的两个顶点和一个谷点上,既控制器的设计要求,控制策略的代码,以及最终的控制器产品。也就是针对设计要求的软硬件实现。我想目前国内的汽车研发,都是这么干的。有些虽然被忽悠着买了一些基于V模型的产品,如MotoTron,但骨子里依然将注意力放在那三个点上。
而V模型的概念,希望将研发人员的注意力从这三个点,转移到了两条边上。根据V模型的理论,两条边的工作做得越充分,软硬件实现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。更进一步,通过将设计流程中间折断,使得左面的模块化分解和右面的系统集成形成了对应关系。这种对应关系,使得越是研发后期(右侧上半部分)才能发现的问题,可以越早(左侧上半部分)被发现。这无疑使得整个研发的效率大大提高。ISO26262的统计报告曾指出,纠正一个错误的成本,如果在模块化阶段是1,那么在代码阶段是6,而在系统集成阶段是15。所以越早发现问题,研发成本越低,time to market就越快。这就是V模型的意义所在。市场在不断的实践中,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左侧工具。如Reactis 将繁琐的代码测试和功能验证,放到了最初的模型阶段。MotoTron 则完全替代了控制器开发的右半部分,使得工程师只要将注意力放在左侧就可以了。
通过上面的介绍,看起来V模型的思想确实很美。但以我的了解,目前国内的V模型还是概念为主,甚至怀疑。究其原因,我觉得主要是被控对象的模型(plant模型)还不够健全。比如做发动机的控制系统,如果不能找到很好的发动机模型,再好的控制算法,也无法得到正确地结果。而且,针对不同的研发需要,模型的精度是不同的。如果要对发动机的排放进行控制,那么模型就必须以热力学为基础进行建模。而如果控制整车动态,那么发动机模型只要具有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曲线就可以了。因此,如何实现同时满足real time和精度要求plant模型,成为V模型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。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